血液病卫士孟凡义教授白血病患者非重既危,我们也绝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
近日,东莞康华医院血液内科与ICU携手成功抢救一个患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下简称DIC)、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广泛出血和分化综合征的的患者。
12月19日,该患者勇闯鬼门关凯旋归来,在鲜花和家人的簇拥下出院回家了。
该患者年仅27岁,夫妻恩爱,丈夫事业有成,有两个孩子,生活无忧,一家子其乐融融。
2019年11月18日因牙龈出血到东莞康华医院血液内科就医,被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且被精准分类为高危预后不良组。
刚入院时,医生按诊治指南迅速给予患者治疗,第2天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凝血异常指标有了好转,医生们不止一次鼓励患者说:“像你这种类型的病,如果能安稳度过前3周,之后的治愈率高达90%,要一起加油坚持下去!”
然而天不遂人愿,患者在入院的第4天出血现象加重,穿刺部位出血难以停止,各项凝血指标异常明显。虽然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但是治疗效果仍不明显。在入院的第5天,患者还开始出现了少尿甚至尿闭的症状,使用大剂量利尿剂但成效甚微!
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发展迅猛,患者非常不幸的并发了DIC、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导致发生这一切的元凶就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这种情况下的治疗方案不仅要同时兼顾止血和抗凝血,还要积极治疗元凶——白血病,此时人工肾替代治疗必不可少,然而持续血液透析又会给抢救药物有效剂量的把控增加了难度和不确定性,以上种种矛盾增加了患者死亡的风险。
如何协调这些矛盾使得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不仅是康华血液内科医生们遇到的难题,也是当前国际上的一大难题!
突如其来的疾病使患者及其家人乱作一团,恐慌无策,患者丈夫泪涕满面地提出要转往广州大医院抢救。
然而拥有丰富经验的孟凡义副院长当即劝阻,该患者需要的是抢救措施刻不容缓地落实,因为每耽误一分钟,抢救成功率将大大降低,患者距离死亡越近!为此耐心的和患者家属沟通,患者家属知情并同意留下治疗。
患者及家属同意留下后,科室立即将患者转入ICU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人工肾”血液净化。患者转入ICU不久又发生了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是该类型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又一危险并发症——分化综合征!
给本来复杂而又极其危险的病况雪上加霜!患者因为信任孟院长而留下治疗,患者病情仍在不断恶化,此时此刻孟院长倍感压力,深刻体会到了高空走钢丝的感觉。
顶着巨大压力,孟院长每天多次询问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与血液内科的同事们研究分析平衡诸多治疗中的复杂矛盾并不断改变治疗方案,同时指派俞亚琴主任亲自与ICU的专家们一起落实抢救方案。
经过两周坚持不懈地治疗,患者的白血病细胞经过改造变得“友善”了:患者各项异常的凝血指标好转,出血止住了,呼吸机停用了,尿也有了。
疲惫的医护人员们终于看到希望的曙光。患者停用呼吸机和24小时持续血液净化转回血液内科病房继续治疗,不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患者治愈出院。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俗称“M3型”白血病,有90%的患者获得临床缓解后可以治愈。但临床缓解前治疗的高风险,高死亡率,是当前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死亡原因主要是白血病细胞释放的促凝物质引起的DIC所致。
尤其是细胞形态表现为细颗粒特征的M3型白血病。本例患者就是这种类型,更增加了广泛出血的风险。
该患者治疗成功出院回家,充分体现了东莞康华医院血液内科、ICU以及相关协助科室医生们扎实的专业知识、极高的医疗水平,团结合作克难至胜的实力,也体现康华医院“苍生为念,厚德载医”的办院宗旨。
同时我们也期望那些患有重病的患者像这位患者一样相信医生,与医务人员一起战胜病魔。
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人民健康网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予以删除!